西游文化,在连云港熠熠生辉
“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浪漫主义古典名著《西游记》赋予连云港花果山无尽的文化内涵,唐玄奘和孙悟空师徒们的故事脍炙人口源远流长。《西游记》与连云港花果山为何有着深切的渊源?西游文化在新时代的连云港又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和魅力?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花果山胜景—遥镇洪流
01
“孙猴子的老家”在连云港市云台山
今年正值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召开40周年,作为研讨会的发起者和号召者,78岁的李洪甫伏案继续《西游记》小说研究和校勘的同时,为能在连云港市组织举办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40周年活动而劳心劳力。“连云港市的云台山,17世纪中叶以前,一直是浩海中的山岛,它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孙猴子老家’,是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描述花果山的‘模特儿’。”李洪甫一边从电脑里调出资料、论文一边告诉笔者。
李洪甫在查阅资料
1974年,从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教师班”结业的李洪甫被调入筹备中的连云港市博物馆。在走遍山野的考古调研中,在国史巨著和历代各类文集的研究中,他寻觅云台山的风物、史迹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种种关联。1977年,李洪甫写出首篇关于花果山的专论——考证连云港云台山为《西游记》中花果山原型的论文《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1978年论文被《徐州师范学院学报》采用后,还被江苏的学术刊物《江海学刊》转载。《西游记》中花果山原型在连云港云台山获得学术支撑和普遍认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洪甫所著《西游记最新整理校注本》作品
02
名著《西游记》研究根植港城
1982年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作家,由省社科院、省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在淮安召开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在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社科联的支持下,李洪甫找到当时负责会议筹备工作的《江海学刊》主编姚北桦,提出在连云港召开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商洽这次会议能否分两地进行:在淮安,着重讨论吴承恩的家世生平;到连云港,重点考察云台山与《西游记》的关系。姚北桦认为这一意见很好,“提交筹备组讨论后,大家欣然同意。”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1982年10月5日,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召开,来自22个省区市的127位学者齐聚连云港。李洪甫将论文扩写成4万字的单行本提交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讲,获得与会学者的赞同和充分肯定,许多学者对李洪甫的研究作出高度评价。与会专家胡光舟说:“大家认为,吴承恩和海州的关系应当说是很密切的。说吴承恩确实来过海州,就是根据李洪甫提供的材料——《射阳先生存稿》是在海州发现的,不是在淮安发现的。”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后,连云港市云台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赶来拍摄连云港花果山的专题片……
胡适《西游记考证》中收录董作宾文字
清代西游记绘画千里寻母
03
云台山景区做好花果山文章
花果山实证陈列馆内,陈列着400多件文物展品和文献史料,包括吴承恩的诗文存稿、《花草新编集》和他为父亲撰写的墓志铭原拓等资料,以及《西游记》明清刻本、图画以及《西游记》研究的著述。“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和支持帮助下,云台山景区深入挖掘西游文化题材,强化宣传力度,擦亮‘大圣故里’品牌,以进入文旅部确认的100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目标,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西游记’。”云台山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加刚表示。
西游文化表演
连云港花果山进入规模化建设时代后,经过多年努力建成5A级景区。花果山秀美而有灵气的山水,源远流长的历史,神奇精博的西游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孙悟空降生地娲遗石、栖身处水帘洞,以及七十二洞、唐僧崖、猪八戒石、沙僧石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每年吸引上百万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花果山三元宫
特别是近几年,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管委会以西游文化为核,擦亮“大圣故里”品牌:依托“大圣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打造大圣文化传播研究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西游文化嘉年华、音乐节、美食节等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西游文化艺术之旅”系列活动;利用全机体西游文化主题彩喷客机“连云港号”和动车“花果山号”冠名宣传,大力拓展西游文化对外交流领域,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城市的宣传推介,建设“一带一路”西游文化联盟;以西游文创产品为载体,累计开发西游8大系列文创产品,建成线上销售网店,建成市区景区、线上线下联动多元的景区文化与品牌推广平台。
2021年5月18日,连云港西游文化嘉年华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花果山景区举行
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十三五”以来,云台山景区管委会先后举办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画说美猴王”评选、“大圣归来”热气球飞越花果山、《西游记》邮票首发仪式等系列活动;邀请央视《地理·中国》制作播出《花果山传奇》,携手《正大综艺·动物来啦》打卡云台山花果山景区,与省广电总台联合出品儿童版《西游记》,国内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花果山玉皇阁
“《西游记》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云台山景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张义康表示,“我们紧扣‘西游文化’主题,以国际窗口为媒,不断增强外宣阵地建设和影响力。”2019年,云台山管委会借助外媒,举办“Go Jiangsu连云港一带一路之旅”启动仪式暨外籍粉丝采风活动,邀请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叙利亚、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的11位外籍粉丝讲述“西游记”故事;开通“大圣故里”连云港海媒账号,强化外宣力度。去年,景区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合作开通海媒账号,目前“大圣故里”连云港海媒账号某平台粉丝量达90535人次,互动总量15856次,主页曝光量362.97万。通过拓展国际传播,对外全面展示连云港的自然人文风光和城市发展变迁,使景区西游文化标识度更加清晰,向世界更好地讲述新时代的“西游记”故事。
万年山花海
人物简介
李洪甫,曾任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连云港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中国籍委员、国际考古学会成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徐福研究会理事;江苏历史学会、考古学会、博物馆学会、明清小说研究会等学会理事;连云港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江苏省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韩国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岩画中心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西游记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岩画全集》编委。1990年,江苏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现为全国社科规划项目“《西游记》校点整理”责任人。
主要成就
李洪甫的《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是国内外《西游记》学界首篇考证《西游记》故事主要背景花果山的专论文字,2009年被辑入展示西游记百年研究成果的《20世纪西游记研究》。文中用大量翔实的材料论证了连云港的云台山就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原型。1982年,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在连云港召开,李洪甫宣读主题报告,连云港云台山西游故事背景原型的学术地位,获得与会128 名“西游学”专家广泛地认同。会后不久,连云港的云台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经外交部批准,应韩国社会科学院、庆熙大学、《国民日报》社、韩中友好协会的邀请,作为 1949年后专程赴韩国讲学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此次讲学引起了国际社会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美国之音》和日本 NHK广播发表了专题评论。
在国际岩画委员会的支持下以及日、韩、美、澳大利亚等国考古学家的帮助下,李洪甫用10年的时间收集、审读和研究太平洋沿岸岩画中的典型性精品,撰写了著名的学术专著《人类最古老的史前艺术--太平洋岩画》。2005年12月,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山田樱等专程来华就《西游记》研究中的明清版本以及孙悟空原型等课题采访李洪甫先生,作为日本富士电视台《每周关注》节目2006年第一期报道的新闻人物播出。2009年,连云港市委发文表彰为 “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连云港首届十大社科名家”。2008年,《西游记研究》获连云港首届10大社科成果。
2009年,李洪甫主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西游记》勘误获全国社科规划项目立项,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 (1955年第1版;1980年第2版)《西游记》版权页上署名是:“吴承恩著 黄肃秋注释 李洪甫校订”。人文社要求李洪甫项目组提过全部校勘记及索引5368条校勘记及其与之相应的正文。同时按照全国社科规划的立项要求,在此基础上,要重新整理出“最完善、最权威的《西游记》提供应用” 。
2012年9月,连云港市唯一一项国家社科项目“最新整理本西游记”出校勘记12000条及相应的索引,达到立项要求,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评审通过结项,委托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学术版、大众版双版齐出;封面和著作权页署名是“吴承恩原著 李洪甫整理校释”。2014年,该书发行港台版;台湾《书目集刊》发表该书中由李洪甫撰写的前言《关于重新整理西游记的几个问题》以及部分注释。《上海文汇读书周报》《新华文摘》刊出对该书的评论。
主要贡献
花果山专论:
《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版权登记);《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补证》(版权登记);《西游索故》;《稗海流韵》;《花果山志》相关部分;《花果山文物遗迹普查》;《花果山的名胜古迹》;《西游记中黄龙寺原型——花果山海清寺塔修复研究》,等等。
《西游记》文化的应用研究:
《花果山景区的项目论证》;《花果山景区的项目规划》;《大花果山景区的论证和策划》(版权登记);《海州区旅游总体规划》;《花果山百景导游》;《花果山实证陈列》的大纲设计、形式设计、解说词,等等。
《西游记》勘校与重新整理:
《西游记整理札记》;《人文本<西游记>校订第3版》;《人民本<西游记>整理校记本》(1475 千字)(全国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证书、版权登记);《人民本<西游记>最新整理本》(1000千字)(版权登记);《人民本<西游记>简本》(500千字);被抄袭的《西游记》出版物查证表6册(未完);《西游记整理札记》《古本西游图录》, 等等。
来源:新华连云港观察
撰稿:杨洪斌
摄影:陈志豪
通讯员:刘东(部分资料和图片由李洪甫提供)
参考文献:《一个人一座山一部书》(作者 徐习军)等